寧夏新聞網訊(記者 楊兆蓮)5月23日,在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寧夏綠電園區建設情況新聞發布會上,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蔣哲文就綠電園區建設對我區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作出解讀。作為全國首個省域綠電園區,寧夏統籌謀劃,聚焦產業升級、能源轉型、降本增效等多重目標,旨在為寧夏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核心支撐。
綠電園區以現代煤化工、硅基、鋁錳基、大數據算力等特色優勢產業為核心,通過綠電供應吸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集聚,培育綠色制造示范企業及產業集群,助力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全面提升寧夏現代產業體系的韌性與競爭力。
在提升綠電消納能力方面,園區配套建設新能源項目及電源側大容量長時儲能設施,推動儲能模式向電源、電網、用戶側多元拓展。此舉不僅緩解新能源“棄電”難題,還顯著提升電力系統穩定性與綠電供應比例,為寧夏能源結構低碳化注入新動力。
同時,依托規模化新能源開發,綠電園區發揮綠電價格優勢(較傳統火電平均成本更低),直接減輕企業用電負擔。配套儲能設施則通過靈活調節供電時段,助力企業參與電力現貨市場交易,進一步擴大盈利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國家新能源綜合示范區,寧夏通過綠電園區建設將集中展示風光資源開發、儲能技術應用等成果,形成高比例綠電供給、產業節能降碳等可復制推廣的實踐經驗,為我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提供寧夏模式,為高質量發展提供綠色動能。
蔣哲文表示,綠電園區建設是寧夏落實“雙碳”戰略、搶占綠色經濟賽道的關鍵舉措,未來將持續釋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提供強勁支撐。